与笙-第67章 质问
anny walker
2 月前

林月拖着行李箱出来时,正看见蒲笙整个人挂在宁白臂弯里,踮着脚往他西装口袋塞着什么。 刚拖着行李箱出闸口,就被蒲笙扑了个满怀:“月月,让我看看瘦了没!”手指顺势捏向闺蜜腰间的软肉,两个女孩顿时笑作一团。 “林小姐。” 宁白伸手接过行李箱时,手腕突然被蒲笙抓住:“等等。” 她从兜里掏出酒精喷雾,对着宁白的手喷了喷,“月月有洁癖,教授要先消毒。” 林月看着西装革履的男人乖乖伸着手任她摆布,回想起去年在学校见到宁白的样子,憋笑憋得肩膀直抖。 蒲笙陪着林月坐在后座,相互讲着这几个月没见发生的新鲜事。 后视镜倒映出宁白打得一丝不苟的领带。 “他每天都这样穿吗?”林月捂着嘴歪头问蒲笙。 蒲笙声音压得极低,“大部分时间都是……你说他像不像我们高中那个教导主任。” “好像有一点。” 说完两个女孩在后面生生憋着笑意,宁白装作没听见,自顾自地开车。 刚走进预订的私房菜馆小包间,暖融融的香气就包裹了三人。 这是两人常来的一家店。 蒲笙熟门熟路地拉着林月坐下,宁白自然地拉开她旁边的椅子。 “月月你不知道,这家的荔枝肉简直绝了。”蒲笙眼睛亮晶晶地翻着菜单,迫不及待地和她分享。 “林小姐,我是蒲笙的男朋友,宁白。”宁白给蒲笙倒了杯温水,又推到林月面前一杯,“看看想吃什么,别客气。” 宁白记得林月,是去年暑假常和蒲笙待在一起的那个女孩。 林月看着宁白在蒲笙面前的样子,想起去年面对蒲笙的冷脸模样。 林月赶紧接过茶杯颔首,“谢谢,我是蒲笙的好朋友,林月。” 蒲笙默默补充了一句:“最好最好的朋友。” 菜陆续上桌。 蒲笙像是憋了满肚子的话要对林月说,叽叽喳喳地说不停。 宁白大部分时间安静听着,偶尔在她讲得眉飞色舞被果汁呛到时,会很自然地抬手轻拍她的背。 眼神一直没离开过她带着点狼狈却依旧笑得开怀的脸。 “然后我俩第二天就从露营地跑了……”蒲笙正说到上次露营的事,手机在桌上嗡嗡震个不停。 她瞥了一眼屏幕,“是学生会的老师,你们先吃,我出去接一下很快。” 她拿起手机,歉意地对林月挤了挤眼睛,又侧头飞快地对宁白小声说:“教授别冷场。” 说完就像阵小风似的卷出了包间门。 门轻轻合上,房间里瞬间安静了大半,只剩下轻柔的背景音。 林月看着对面垂眸安静夹菜的宁白,突然觉得空气有点凝滞,只剩下碗筷轻微的碰撞声。 她清了清嗓子,她放下筷子,身体微微前倾,目光带着审视看向宁白。 林月声音放低,但清晰有力:“宁教授。” 宁白抬起头,推了下眼镜,对上她的视线,似乎并不意外:“林小姐请说。” “笙笙……她心思很单纯。”林月直入主题,省去了客套话,“她喜欢你,去年我就看在眼里了。” 她的语气很平静却满是保护欲,“如果是按月份算,她现在连二十岁都还没到。” 宁白没有打断,神情很专注,放下了手里的筷子。 林月深吸一口气,终于说出了核心:“宁教授,您今年三十多了吧,您是她的老师,现在又是她的男朋友。在任何人看来,这段关系,她都像扑火的飞蛾,而你……” 她顿了一下,选择了一个最直白的词,“很容易看起来只是图个新鲜,想‘玩玩’而已。年龄、身份、阅历的差距明摆着,优势方在你这边。” 她紧紧盯着宁白的眼睛,想捕捉任何一点虚假:“我作为她最好的朋友,我必须得问清楚。” “宁白,你是认真的吗?还是……只是觉得这个年轻鲜活的小姑娘挺有意思?” 关于如何称呼他,蒲笙私下和林月讨论过,最终结论就是,反正不是自己的老师,直呼名讳应该没什么问题。 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。 宁白没有立刻回答,他看着林月眼中的认真,知道这质问的分量。 这不是一个女孩的天真质疑,而是一个挚友在用最清醒的态度为另一个女孩的未来考量。 他微微坐直了身体,双手放在桌面上,姿态是少有的正式。 镜片后的目光坦然,没有丝毫回避。 “林小姐,”他的声音清晰,“我明白你的顾虑,非常明白。任何站在你的立场,都会有同样的担心,甚至更强烈。” “年龄差,师生身份,这些客观存在,我不会否认,也否认不了。” 他语速不快,每个字都像仔细斟酌过。 “但是,”他语气加重了几分,“‘玩玩’这两个字,从未出现在我和蒲笙关系的任何一个环节里。” “从一开始,我就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。” 他看着林月,眼神坚定:“林小姐,我对蒲笙,是奔着一生去的决心……所有的压力和责任,我会挡在她前面。” 林月的心脏因为他的话而微微震动。 面前的男人没有迟疑,这和她之前隔着距离对这个高冷教授的印象截然不同。 也不知道是不是装的。 她沉默了几秒,最终,她紧绷的肩膀微微松懈下来。 “记住你今天说的话,宁教授。”她的语气缓和了一些,但依旧带着警醒。 就在这时,包间门被推开,蒲笙带着一身室外的微凉气息回来了。 她敏锐地察觉到气氛似乎有些不同,眨巴着大眼睛在两人之间扫了扫,“你们……在聊什么?” 宁白瞬间收敛了方才的严肃,拿起公筷给她夹了块还温热的蟹黄豆腐:“在说菜别凉了。尝尝,还热着。” 他眼神示意了一下碟子,巧妙化解了问题。 林月也笑了,拿起杯子:“在猜某人会不会走错包间呢。”她巧妙地岔开话题,顺手也给蒲笙倒了杯茶。 蒲笙被成功转移了注意力,“我怎么可能走错。”